一、要学会看仪表盘上的故障
新手开车,学会观察仪表盘上的故障非常重要。要经常注意看仪表盘上的指针,随时关注仪表盘上显示的图标。凡是看到仪表盘上亮红灯,尽可能马上停车熄火检查。
例如:在高低不平的路面上行驶,如果“砰”地刮地了一下,极有可能把油底壶碰坏了,能机油全部会漏掉。当然出现这样的情况时,仪表盘上会显示出红色的机油壶和水波浪的标识。
应对措施:立即停车熄火。
误区:新车主如果不了解情况,继续向前行驶,则会造成发动机的损坏。
二、停车一定要拉手刹
例如:很多新手习惯性地在停车时把变速杆放在空挡而这样容易使变速杆进入前进挡,很容易撞到别人的车;而如果在坡道上,还可能产生更大的危险。不少人学车时不注意这个问题,这样的事故已出了不少。但手刹在行驶过程中一定要放倒。
三、随时关注车子异响情况
例如:行驶中,驾驶者要密切注意车辆各部分的响声。一旦发现车子有异响,首先要准确判断声音来自车内还是车外。如果确定来自车内,应该关系不大;如果来自车外,就应停下来检查。
在没熄火的情况下,如果声音消失,可判断是行驶过程中的异响,可能是轮毂、轮胎、变速箱、传动轴、悬挂响;如果还继续响,可能是发动机出了问题。这时,你要仔细听声音来自哪个部位、哪个方向。如果是新车,你可慢慢走,可能是轮胎扎了钉子或粘了小石子响,有时踩刹车也会有异响,可能是刹车片没了,也可能是零部件的密度大而造成的正常异响。
应对措施:如果发现问题,随时给4S店打电话,或尽快把车开到最近的维修站。
四、车主最好有记录或定期自检
车主对自己爱车的情况,最好要有个详细记录。例如行驶到1万公里时,该做什么保养项目一定要心中有数。每次给爱车做保养、更换零部件,都最好有详细记录。当新车开到4万公里时,就要提醒自己刹车片是否该更换了。
温馨提醒:
广大车主,一定要花些时间去看爱车的说明书,详细了解其中关于车的使用和保养方面的说明,并要尽可能地读懂它,这样肯定会对开车、养车带来极大好处。
小窍门:
1、如何快速除掉车内玻璃上的雾
冬天,车里人坐得多的话,车内温度高,车内玻璃上很容易起水雾,阻挡驾驶者视线。如果处理不及时,往往很容易发生危险。
要解决这个问题,上车后,就把风向开关调到吹前风挡玻璃,用热风,一般开一档就可以;如果上车就有雾的话,先开冷空调,雾很快就会散掉,然后再开热空调。民间土法:据说用抹布蘸洗涤剂在挡风玻璃擦一遍,不容易起雾,好奇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
2、经常检查油、水够不够or漏不漏
一般情况下,车主需一个星期要检查一次油和水,看它们够不够或者漏不漏。如果不够,要弄清楚为什么。一般来说,如果下降量不大,基本属于正常损耗。
油路包括刹车油、变速箱油、发动机油等。有些车,变速箱油看不到,你可以看停车的地方有没有漏油的印子。每次跑长途前,自己要全面目测车子的水、冷却液等,如果出太阳,还要检查雨刮水够不够。
检查刹车,看刹车油壶是不是低于最低线。如果低于,则要检查刹车系统是否漏油。一般来说,行走4万公里左右,刹车油、刹车片就快磨损完了。刹车油降下来,跟刹车片磨损有关,也可能是漏油。如果出现问题,就要到4S店去检查。